- {{el.title}}
“环五台山”超级越野赛
竞赛规程
Ⅰ赛事信息
一、组织架构
1、赛事名称:2025“环五台山”超级越野赛
2、指导单位: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
中国登山协会
山西省体育局
3、主办单位:忻州市体育局
繁峙县人民政府
国家体育总局山西定点帮扶组
4、支持单位: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5、承办单位:繁峙县教育体育局
6、协办单位:中国商学院跑团联盟
繁峙县公安局
繁峙县卫生健康局
繁峙县应急管理局
繁峙县文化和旅游局
繁峙县招商投资综合服务中心
繁峙县交警大队
繁峙县气象局
繁峙县东山乡人民政府
伯强党员教育实践中心
五台山风景区管委会统战部
五台山风景区管委会公安局
五台山风景区管委会旅游发展局
五台山风景区管委会交警大队
晋旅公司
山西繁峙农村商业银行
繁峙县乡村e镇
繁峙县登山协会
繁峙县摄影家协会
繁峙县应急救援协会
中志协山西服务队
中志协五台山救援队
7、运营单位:山西灵境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二、赛事时间及地点
比赛时间:2025年6月15日
赛事地点:中国·山西·五台山
三、赛道信息
2025 UTMW 21km组别数据 | |||||||||
站点 | 赛道距离 | 分段距离 | 分段爬升 | 分段下降 | 累计爬升 | 累计下降 | 站点海拔 | 分段时间 | 关门时间 |
START(伯强村) | 0 | 0 | 0 | 0 | 0 | 0 | 1565m | 0 | **★ |
CP1(神树眼) | 7.4km | 7.4km | 0 | 0 | 1007 | 22 | 2572m | **H | **★ |
CP2(北台鞍口) | 11.5km | 4.1km | 266 | 194 | 1273 | 216 | 2838m | **H | **★ |
CP3(北台峰村) | 16km | 4.5km | 137 | 887 | 1374 | 1103 | 1951m | **H | **★ |
FINISH(伯强村) | 21km | 5km | 15 | 386 | 1289 | 1489 | 1565m | 6H | 15日14:30:00 |
发枪时间:2025年6月15日8:20,赛事关门时间:6H,赛道海拔区间:1565-2838 |
2025 UTMW 50km组别数据 | |||||||||
站点 | 赛道距离 | 分段距离 | 分段爬升 | 分段下降 | 累计爬升 | 累计下降 | 站点海拔 | 分段时间 | 关门时间 |
START(伯强村) | 0 | 0 | 0 | 0 | 0 | 0 | 1565m | 0 | **★ |
CP1(神树眼) | 7.4km | 7.4km | 0 | 0 | 1007 | 22 | 2572m | 3H | 15日10:30:00 |
CP2SP1(古北台寺) | 14km | 6.6km | 345 | 661 | 1352 | 683 | 2227m | 2H | 15日12:30:00 |
CP3(北台顶) | 18.3km | 4.3km | 833 | 2 | 2185 | 685 | 3060m | 3H | 15日15:30:00 |
CP4(古道入口) | 28km | 9.7km | 106 | 684 | 2291 | 1369 | 2465m | 2H | 15日17:30:00 |
CP5(小木屋) | 37.6km | 9.6km | 178 | 390 | 2469 | 1759 | 2256m | 2H | 15日19:30:00 |
CP6(狮子坪) | 45.8km | 8.2km | 7 | 583 | 2476 | 2342 | 1680m | 2H | 15日21:30:00 |
FINISH(伯强村) | 50km | 4.2km | 21 | 174 | 2497 | 2516 | 1565m | 1H | 15日22:30:00 |
发枪时间:2025年6月15日7:30,赛事关门时间:15H,赛道海拔区间:1565-3060 |
一、赛事日程
|
| 日 程 安 排 | |||
|
|
| DAILY SCHEDULE | ||
日 期 时间 内容 组别 地点 | |||||
6月14日 | 8:00-22:00 | 运动员报到 | 所有组 | 繁峙县体育馆 | |
| 17:00-20:30 | 赛事技术说明会 | 50KM组/21KM组 | 繁峙县体育馆 | |
| 05:30-06:30 | 乘车前往起点 | 50KM组别
| 县体育馆门口 | |
6:30-7:00 | 寄存包具、检录 | 繁峙县伯强村 | |||
07:30 | 发枪 | 繁峙县伯强村 | |||
6;30-7:30 | 乘车前往起点 |
21KM/12KM
| 繁峙县伯强村 | ||
7:30:8:00 | 寄存包具、检录 | ||||
08:00-08:20 | 开幕仪式 | ||||
08:20-08:20 | 分组发枪 | 21KM/12KM | 繁峙县伯强村 | ||
12:00 | 颁奖仪式 | 21KM/12KM | 繁峙县伯强村 | ||
14:30 | 关门 | 21KM | 繁峙县伯强村 | ||
17:30 | 颁奖仪式 | 50km | 繁峙县伯强村 | ||
22:30 | 关门 | 50km | 繁峙县伯强村 |
Ⅱ、参赛方法
一、报名类别及费用
报名费用 | |||
组别 | 公里数 | 报名费(元) | ITRA积分(拟) |
大师组 | 50km | 699 | 3 |
精英组 | 21KM | 200 | 1 |
新锐组 | 12KM | 80 |
|
*退费规则:4月30日前全额退款,6月1日前退款50%,6月1日至开赛前不予退费。
二、参赛要求
1、50km组别须有一年内至少一次42.195km以上跑步比赛完赛证明,参赛选手必须年龄18周岁—65周岁;21KM组队员年龄必须年龄18周岁—65周岁且提交两年内半马或10km以上越野跑完赛证明;12km组参赛年龄7—70周岁,并且7—18周岁参赛选手需监护人陪同参赛。
2、所有人员须在线上完成报名(不接受任何其他形式报名)
3、【规则】符合《参赛须知》《竞赛规则》相关健康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疾病或状况者不宜参赛(请选手在有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 ① 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② 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患者; ③ 心肌炎和其他心脏病患者; ④ 冠状动脉病患者和严重心律不齐者; ⑤ 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患者;⑥ 孕妇;⑦ 比赛日前两周以内患过感冒;⑧ 处于患有感染性疾病(包括但不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未痊愈者,或痊愈后不满30天者; ⑨ 赛前一晚大量饮酒或睡眠不足; ⑩ 其他不适宜运动的疾病患者。【声明】选手是个人健康安全第一责任人,请认真评估本人真实健康状况,安全参赛。【自检】组委会在报名阶段,不要求成人选手提交个人体检报告,建议选手自行体检,确保各项指标正常,秉持健康参赛原则。
4、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4月30号23:59
Ⅲ、竞赛装备
竞赛装备清单 | |
*号码布+参赛手环 | 50km/21KM必备 |
*计时芯片 | 50km/21KM必备 |
智能手机 | 50km/21KM必备 |
*保温毯 | 50km/21KM必备 |
水壶或水袋 | 50km/21KM必备 |
能容纳所有竟赛装备的背包/腰包 | 50km/21KM必备 |
求生哨 | 50km/21KM必备 |
便携餐具(补给站不提供一次性水具或餐具,建议使用折叠碗) | 50km/21KM必备 |
连帽冲锋衣或防雨夹克(无防水压胶的皮肤衣或一次性雨衣均不符合要求) | 50km/21KM必备 |
长袖保暖上衣(中间层,不可以用冲锋衣代替) | 50km/21KM必备 |
运动长裤或者能覆盖整个腿部的短裤腿套组合 | 50km/21KM必备 |
头灯(备用电池/备用头灯) | 50km/21KM必备 |
*GPS定位 | 50km必备 |
充电宝 | 50km/21KM必备 |
急救包 | 50km/21KM必备 |
建议装备: 防晒霜 头巾 登山杖 湿纸巾 卫生纸 防水袋 垃圾袋 全指手套 |
|
注:组委会有权在赛前根据天气情况,追加安全强制装备的种类和数量,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装备:
炎热天气装备:太阳镜、遮阳帽或任何可以完全覆盖头部的组合、防晒霜、水具容量≥2L;
寒冷天气装备:保暖帽、冲锋裤、额外保暖层(建议抓绒或可压缩羽绒服)。
Ⅳ、参赛须知
参赛选手,应知晓并遵守如下规则:
参赛选手必须在半自主的情况下自行完成赛事(为避免误会,比赛期间不准许有任何非参赛选手陪伴)。半自主意味着在补给、个人制装备方面能够在两个站点之间的赛段中自给自足,并且能够应对意外情况或突发问题(恶劣天气、身体问题、受伤等)。参赛者只可在站点接受自行安排的支持队友的协助。除非遭遇紧急情况,否则在站点以外的其他地点,不得提供支持。然而,参赛选手在沿途的商店、餐厅、小贩和售卖机购买饮料/食物,则不在此限。
一、风险须知
1、越野跑运动是一项高负荷、大强度、长距离的竞技运动,对参赛者身体状况有较高的要求。参赛者应身体健康,有长期参加跑步锻炼的基础,掌握一些如何应对惊险场景的技能,对山野保持敬畏之心;
2、在比赛中,因个人身体及其他个人原因导致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由参赛选手个人承担责任。组委会强烈建议所有参赛选手通过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含心电图检查),并结合检查报告进行自我评估,确认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够适应于越野跑运动;
3、赛前选手应该知晓参与此次越野赛事的距离、海拔等相关赛道难度与风险性,且有足够的准备;
4、对于以下情况有着完全的赛前准备:
① 知晓如何在无外界帮助情况下面对与应对各种困难乃至极端情况,如因寒冷、大风、雷暴、大雾、雨雪、冰雹、高温等天气情况导致失温、饥饿、脱水、中暑、受伤时如何自救。
② 知晓如何面对与应对因越野跑赛道的不规则性所产生各种困难,如陡坡、泥泞、湿滑、涉水、悬崖等,选手应积极备战,赛时集中注意力去观察并安全的通过涉险赛段。
③知晓在独自一人的情况下如何应对由于长时间运动所带来的极度疲劳、肠胃问题、肌肉与关节疼痛、精神紧张甚至产生幻觉以及其他病痛而可能导致的生理与心理问题。时刻判断自身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必要时终止比赛;
④ 知晓需对于在野外山野里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的预见性,并根据个人的能力与状态提前有所准备,组委会亦会提供能力范围内的救济。
⑤了解、认同包括但不限以上所述的越野跑赛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和问题,并清楚知道以上困难多为不可抗力和个人因素而导致。选手参赛的安全系数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干选手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的预见及正确应对的能力。
⑥ 熔断机制,以组委会最终解释为准。
二、健康条款
1、越野赛具有一定的强度,选手在参赛前应了解参赛风险,熟知《参赛须知》及《竞赛规则》各项条款,并对赛事赛制、举办地气候环境,及赛道有一定的了解。认真评估自身健康状况,秉持安全为先,健康参赛原则。
三、赛事服务
1.所有组别报名成功后:所有组别6月14日8:00--18:30在繁峙县体育馆广场领取参赛包组委会统一安排车辆接驳服务:①50km组6月15日5:00--5:30繁峙县体育馆发车前往伯强村会场,21KM以及12KM组6:00--6:30繁峙县体育馆发车前往伯强村会场;②6月15日21KM、12KM组14:00伯强村发车返回砂河、繁峙县体育馆,50km组22:00伯强村发车返回砂河、繁峙县体育馆(视运动员抵达情况及时调整);
2.赛事组委会负责越野组运动员物品转运,在补给点和终点为全体运动员提供饮用水和食品补给。
Ⅴ、竞赛规则
本比赛规则在以保证竞赛安全、有序、规范进行为原则,以体现比赛公平、公正、公开为目标的前提下制定;本规则适用于"2025环五台山超级越野赛"的各个比赛项目(组别);组委会拥有制定、修改与执行本比赛规则的权力;所有参赛选手必须完全了解并遵守本规则。
1 计时与成绩
1.1 计时芯片
此次赛事采用芯片计时,计时芯片是记录个人成绩的终端设备,请务必将含有计时芯片的号码布佩戴在身体正前方醒目可见位置,选手将自行承担因遮挡计时芯片而造成成绩缺失的相关责任。
1.2 计时检查点
除组委会公布的计时点外,还可能在赛道中设置临时计时点,临时计时点成绩同样视为组委会计时判定的依据。
1.3 成绩缺失
非选手个人原因(未佩戴或遮挡号码布)造成的成绩缺失,参赛选手可提出补填申请,并提供缺失成绩的有效举证,经计时裁判员判定认可,组委会将补填缺失成绩。举证时间为赛事总关门时间后24小时内,此后不再接受缺失成绩补填申请。
1.4 各组计时排名规则如下:
1.4.1所有计时组别均采用净计时作为官方排名成绩。
1.4.2参赛选手需在规定的出发时间之后的15分钟内出发,超过15分钟未经过起点的选手,视为退赛。
1.4.3 12KM组无排名无奖励。
1.4.4 21KM组以完赛成绩排名,按排名成绩发放奖励。
1.4.5 50km组以完赛成绩排名,按排名成绩发放奖励;
1.5 特殊情况下排名奖励规则
1.5.1若比赛过程中启用应急赛道,通过应急赛道完成比赛的选手,需在按原赛道完成比赛的选手之后进行排名奖励。
1.5.2若比赛过程中临时终止比赛,未完成比赛的选手不进行排名奖励。
1.5.3其他影响计时和排名的情况,组委会将根据实际情况判定更改计时及排名规则。
2 检录
2.1各组别检录时间以及地点
组别 | 起点(检录地点) | 检录开始时间 | 发枪时间 |
50km | 起点拱门 | 7:00 | 7:30 |
21KM | 起点拱门 | 7:30 | 8:20 |
12KM | 会场广场 | 7:30 | 8:50 |
2.2 集结区装备检查
2.2.1集结区入口的裁判和工作人员将对参赛选手的安全强制装备进行抽查。
2.2.2被抽查发现未按照参赛要求携带强制装备的选手,需按照裁判要求补齐缺少的强制装备,否则裁判有权取消选手的参赛资格。
注:集结期间选手须遵守参赛礼仪,互相礼貌友好,积极参与开幕式活动。
3 关门时间
3.1 相关竞赛规则
3.1.1关门站点和关门时间根据各个组别的特点和难度确定,选手必须在各关门站点的关门时间前完成打卡,换装站点必须在关门时间前完成打卡并离站。
3.1.2超时未离站者,视为退赛,退赛选手需根据工作人员要求进入等候区,等待收容摆渡,不得再次进入赛道。
3.1.3.比赛设立关门时间,21KM组关门时间为6小时;50KM组CP2古北台寺关门时间为5小时,CP3北台顶关门时间为8小时,CP4古道入口关门时间为10小时,CP5小木屋关门时间为12小时,CP6狮子坪关门时间为14小时,终点关门时间为15小时,超出关门时间的运动员成绩无效。关门时间可能会因天气、延迟出发等因素进行临时调整,参赛选手需服从站点工作人员的管理。
注:收容摆渡车辆按行进轨迹依次接驳,考虑收容人数和路况等因素,各关门站点的等候时间在1-4个小时不等。
采用分枪出发组别,各点位关门时间,根据实际出发时间依次顺延。
4 安全竞赛装备
4.1 相关竞赛规则
4.1.1参赛选手在领取参赛物品前,必须携带安全竞赛装备清单中所有装备接受检查,不符合条件者将无法领取参赛物品。
4.1.2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必须全程携带与所参赛组别对应的所有安全竞赛装备,组委会将在起终点、补给站、赛道中进行安全竞赛装备检查,参赛选手须无条件配合,检查不合格者将接受组委会的处罚,详见犯规及处罚条例。
4.1.3消耗类竞赛装备(急救毯、能量食品、急救包),使用后不允许丢弃,须凭已消耗的装备或装备包装到达站点更换新的装备。
4.1.4组委会有权在赛前根据天气情况,追加安全竞赛装备的种类和数量。
4.3 安全竞赛装备详细规定
4.3.1 号码布和参赛手环
号码布和参赛手环是选手身份识别的重要标识,比赛过程中需全程按要求佩戴,否则将无法进出选手相关区域,无法正常参与比赛;
手环是参赛选手享受组委会提供相关赛事服务的重要凭证,一旦丢失将无法享有组委会为选手提供的相关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摆渡车搭乘等。
4.3.2计时芯片
计时芯片是选手获得官方成绩的个人设备;
号码布芯片已预先粘贴在号码布背面,请勿撕毁、弯折、置于强磁或高温环境,芯片一旦损坏将无法记录选手的比赛成绩。比赛时请务必将号码布佩戴在身体正前方醒目 可见位置,因遮档号码(计时芯片)造成的成绩缺失,将由选手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4.3.3急救毯
急救毯尺寸不小于1.3mx2.1m;
比赛过程中急救毯必须全程携带。
注:选手需了解急救毯的正确使用方法;急救毯制作原料不可降解材质,使用后请勿丢弃和遗忘在赛道上,务必将其携带至补给站内回收。
4.3.4救生口哨
高频口哨
仅在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使用.
注:高频救生口哨可以用较小的能量发出具有较高穿透力的声音,在遭遇意外或需要紧急援助时,使用救生口哨求救有利于救援人员在复杂环境下发现险情并确认求救选手的位置。
4.3.5急救包:弹力绷带、无菌敷料
弹力绷带用于局部固定及加压包扎,规格要求不小于100cmx5cm;
无菌敷料主要用于伤口止血,防止污染,规格要求不小于10cmx10cm。
注:急救用品可自用或给需要帮助的选手使用,消耗后凭有效证明可到补给站补充。
4.3.6智能手机及充电宝
选手在比赛中使用的手机号码需和报名信息填写的号码保持一致;
智能手机需具备查看官方发布的赛事轨迹和导航的功能;
选手在比赛期间需保证手机处于可通联状态。
注:手机是组委会与选手在紧急情况下互相通联的保障,也是选手在迷路、确认当下所处位置、查看官方轨迹的有效工具,选手需预估自己手机的耗电情况,随身携带足量的充电宝确保手机全程可用。
4.3.7 水具和餐具
选手可根据自己运动中的饮水习惯选择不同类型的水具(如硬
水壶、软水壶、水袋等),水具必须可密封,且容量必须大于强制装备的规定;
比赛沿途补给站不提供一次性水具、餐具,选手需自行准备餐具。
注:建议选手充分了解不同补给站之间的距离、爬升、当日天气情况等数据,合理规划需要携带的水量;饮水量大或者速度较慢的选手,建议在强制装备规定的容量基础上向上调节。
4.3.8连帽防风防水夹克
帽子与身体部分必须为一体结构;
服装面料为防水材质,所有的缝线处须有压胶密封。
注:连帽防风防水夹克是应对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的有效装备,建议使用具有明确标识防水系数不小于5000mm的产品。由于压胶防水层时间长可能存在老化、失去防水效果,建议使用前进行防水测试。
4.3.9背包或腰包
能够容纳对应组别要求的所有竞赛装备。
注:领取参赛包时,请务必携带比赛时要使用的背包或腰包。
4.3.10光源(头灯或手电)
需具有防水能力;
携带足量的备用电池(或充电宝)。
注:1.在夜间通过不具备超越条件的较窄赛道时,需保持一定的间距排队行进,并将头灯调整至低亮度的近光模式,避免形成阴影干扰前方选手的视线;
2.选手需根据光源的续航时间及自己的预估比赛时间判断备用电池携带需求。
2.选手需根据光源的续航时间及自己的预估比赛时间判断备用电池携带需求,建议选手在每个夜晚至少携带2组电池,选手进入补给站期间需关闭光源。
4.3.11长袖保暖上衣
保暖衣服是防止失温的有效装备,随身携带可最大限度地保证选手在遭遇恶劣天气情况下的安全。建议服装面辅料为抓绒、羊毛或其他具有保暖速干效果的材质;
保暖上衣重量不低于200g(以男M码为标准)。
4.3.12运动长裤或短裤和长袜的组合:
需保证能够覆盖整个腿部;
选手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搭配,如长裤、短裤+及膝的压缩长袜等;
长裤重量不得低于200g(以男M码为标准)。
4.3.13应急能量食品
比赛期间选手需随身携带不低于其对应组别安全竞赛装备清单中要求数量(能量值)
的应急能量食品。
注:1.应急能量食品非比赛过程中的补给,该食品旨在为选手遭遇意外情况时提供应急的能量以维持体力等候救援力量的到来;
2.应急食品可根据自己的口味习惯选择,如能量胶、能量棒、巧克力、干果等,但在外包装上要有明确的能量参考值。建议直接购买带有独立包装的能量食品。,
4.3.14GPS
比赛期间选手需携带GPS并保持开机在线状态,如若发现脱离轨迹以及掉线,经组委会研判,将取消成绩。
5 建议装备清单
以下装备根据五台山地区赛期的天气推荐
太阳镜、遮阳帽、防晒霜、头巾、登山杖、湿巾纸、防水袋、垃圾袋、全指手套。
6退赛
6.1 选手不得在站点外的区域退赛,因受伤导致无法行进者除外。
6.2 选手必须在各关门站点的关门时间前完成打卡,超时未打卡者,视为退赛。
6.3 退赛选手需在指定地点等候收容车,未获工作人员许可不得擅自离开。
6.4 在两个站点之间决定退赛的选手,必须前往距离其最近的站点办理退赛(速度较慢的选手如果需要返回上一个站点退赛,需要考虑站点是否已经关门撤场)。
6.5 已退赛选手,必须允许工作人员在其号码布指定区域做相应标识。
6.6 晚于规定出发时间15分钟以上,仍未经过起点(计时设备)的选手视为退赛。
6.7 医疗人员及救援人员有权根据选手状态强制要求选手退出比赛。
6.8 在起终点、赛道中被抽查发现未携安全强制装备的选手将被强制退赛。
6.9 拒绝接受安全竞赛装备检查或未通过安全竞赛装备检查的选手将被强制退赛。
6.10 未按照比赛规定时间出发的选手将被强制退赛。
7犯规与处罚
参赛选手违反竞赛规则将受到口头警告、取消成绩、禁赛的处罚,具体犯规行为及处罚方式如下:
7.1 口头警告
在对参赛选手作出严厉的判罚之前,裁判员可能但并非一定会给予参赛选手警告。口头警告的目的是为了提醒参赛选手可能会出现的犯规行为,同时表明裁判员的关注态度。
7.1.1参赛选手无意之中犯规;
7.1.2裁判员认为犯规行将要发生;
7.1.3裁判员认为危险动作可能发生;
7.1.4参赛选手犯规,但并未获利;
7.2 取消成绩
7.2.1未按照规定的赛道轨迹进行比赛,通过走捷径(抄近路)获利的作弊行为;
7.2.2故意阻挡或阻碍其他参赛选手的行为;
7.2.3在赛道中随意丢弃垃圾的行为;
7.2.4未按照顺序依次经过计时点的行为;
7.2.5未按照要求携带安全竞赛装备的行为;
7.2.6在补给站外部接受补给和支持的行为。
7.3 取消成绩并列入禁赛名单
7.3.1借助交通工具或其他外力等帮助自己或他人获利的作弊行为(团队赛允许本组队员间相互牵引);
7.3.2关门时间后,执意强行进入赛道的行为;
7.3.3拒绝配合并不执行组委会裁判决定的行为;
7.3.4故意或恶意占用医疗急救和救援资源的行为;
7.3.5辱骂、殴打参赛选手或工作人员的相关恶劣行为;
7.3.6替跑、故意佩戴多人计时芯片参赛的行为,佩戴者及获利者均将受到处罚;
7.3.7蓄意破坏、移动赛道引导系统的行为,赛道引导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路标、反光条、警戒带、指示牌、频闪灯、大型A架、竹竿、地贴等;6.3.8破坏赛道途径的文物古迹的行为;
7.3.9擅自退赛离开赛道未通知组委会者;
7.3.10服用兴奋剂;
7.3.11 有可能危害到其他选手人身安全、严重影响赛事运行、妨碍防疫
措施执行、危害国家或公共安全的行为。
8 申诉与监督
8.1 赛事设有纠纷解决小组,委员会由赛事主办方、计时服务商、裁判长、选手代表等共同组成。
8.2 纠纷解决小组接受关于参赛选手违规行为的举报,举报者需要自行举证。
8.3 凡对竞赛成绩、裁判员执裁、参赛选手参赛资格有异议并提出申诉者,需在比赛结束后24小时内向纠纷解决小组提交书面申诉报告。
Ⅵ竞赛组织
1 存包
1.1 起点存包
1.1.1比赛起点提供存装包寄存(转运)服务,起终点异地的组别,组委会将安排存装包转运,选手可在终点领回自己寄存的存装包;
1.1.2选手必须使用组委会统一发放的存装包,组委会不接受使用个人自备存装包的寄存请求;
1.1.3选手存包时必须将小号码布牢固地固定在存装包上,同时出示对应的大号码布以便组委会做好存包标记;
1.1.4选手完赛后需凭大号码布领取存装包,在工作人员核对基础信息后方可领取。
2 赛道
2.1 赛道中会使用丝带路标、路旗、反光贴、频闪灯、指示板、展架等物料作为路标。
2.2 赛前组委会会上传电子版赛道轨迹供参赛选手自行根据组别下载。
2.3 在比赛过程中超过200米没有发现赛道标识,选手须通过手机中预存的轨迹核实自己是否在正确的路线中,若偏离路线请原路折返寻找赛道标识。
2.4 组委会保留调整赛事各个组别赛道、发枪时间、关门时间等的权利。
3 补给站
3.1 组委会在赛道沿途设置补给站,为佩戴号码布及参赛手环的选手提供休息和补给服务。
3.2 选手需根据站点信息、比赛当天天气情况以及自身能力判断需要携带的水和补给品数量,以确保在到达下一个补给站前有足够的补给。
4 环保
4.1 补给站不提供一次性用具,参赛选手需自行携带餐具(折叠碗、便携筷子或叉子),水瓶等一次性包装物品禁止带离补给站。
4.2 建议选手随身携带小垃圾袋存放在赛道上产生的垃圾(例如使用过的纸巾、食品包装等),到达站点后,将其丢弃在站点垃圾箱内,严禁将垃圾丢弃在赛道上。
4.3 比赛中设有环保跑者,监督选手环保行为,具体判罚见"犯规与处罚"。
5 医疗与救援
5.1 赛事医疗与救援保障系统由站点医疗救护团队和山地赛道救援团队组成:I.医疗救护团队由救护车、医生、护士、医疗志愿者组成,负责补给站及附近的医疗需求响应,负责在紧急情况下向定点医疗单位的转运工作;II. 山地赛道救援团队由专业救援人员、救援车辆组成,负责在赛道固定救援点位对山地路段的救援需求响应。
5.2 所有赛事工作人员、医疗人员、救援人员及主办方指定的相关人员均有权:I.在认定某位参赛者不适合继续比赛时,要求该参赛者退赛;II.以任何方式协助处于险境的参赛者撤离;III.指导参赛者接受更适合其需要的治疗方案。
5.3 选手在受到医疗或救援相关人员询问身体状况时,必须停止比赛配合询问和检查。
5.4 选手若有救援需求,可拨打赛事救援应急电话,相关负责人会对需求进行判并协调相关保障力最前往救援。
5.5 选手一旦请求救援,是否可以继续比赛的决策权将交由组委会与救援人员共同决定,被救援者必须无条件接受该决定。
5.6 救援队自收到求救信息到抵达施救地点需要一定时间,在此期间,选手的安全取决于随身携带的物品是否充足有效。
5.7 组委会在赛道沿途及周边设置了应急避难所,并在赛道上布设了救援点位标识,选手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可自行前往应急避难所进行休息,并联系救援人员,告知所在救援标识的位置。
5.8 组委会协同属地相关部门在指定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并免去挂号相关流程,优先接收救援转运的参赛选手;就医费用由被救援者本人先行支付,事后按照保险赔付流程要求向保险公司提交材料,进行理赔。
特别提醒:把救援力量留给真正需要应急救援的参赛选手,请各位参赛选手务必在自己确实无法继续比赛、需要救援或发生其他意外的情况下再发出救援请求。如有抽筋、擦伤、疲劳等情况,尽量自行克服并步行至补给站接受相关治疗,并冷静地综合评估自身状况是否还能继续行进比赛。
6 退赛收容
6.1 赛事仅在设有关门时间的补给站点(关门站点)安排收容摆渡车辆。
6.2 在非关门站点,组委会会尽快安排车辆前往并摆渡至设有收容摆渡车的关门站点。
7应急处置
因不可抗力、极端恶劣天气等任何可能影响参赛选手安全的状况,组委会有权利作出以下调整:
7.1 修改赛道;
7.2 修改出发时间;
7.3 取消赛事或暂停正在进行中的赛事。
8 保险
8.1 组委会为所有参赛选手、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购买比赛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承保范围将于赛前公布。
8.2 因参赛选手报名信息填写不全或不真实造成无法购买保险或者保险无效的情况,责任由参赛选手自行承担。
8.3 组委会购买的保险为人身意外伤害险,由于自身疾病、身体原因引起的不良后果,不属于意外伤害保险。
8.4 选手如有特殊需要,请自行购买合适的补充保险。